近日,據招商銀行(600036.SH)發布公告稱 ,該行將于4月9日起停止ATM掃碼存款服務 。后續,客戶可持銀行卡,通過招商銀行ATM或前往該行營業網點辦理存款業務。
界面新聞了解到,據不完全統計 ,近一年來,包括工商銀行、農業銀行 、交通銀行、民生銀行等50余家銀行宣布停止無卡存款、無卡取款、掃描取款等業務,覆蓋國有大行 、股份制銀行、城商行及農商行等多類金融機構。
2024年12月1日 ,棲霞農商銀行、萊州農商銀行等中小銀行發文稱,將調整自助設備無卡取款業務。當時,棲霞農商銀行表示 ,為提升服務質量 、保障客戶資金安全,該行將于12月1日起陸續取消自助設備的“預約取款”“掃描取款 ”“無卡存款”等功能 。
2024年6月4日,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 ,將于2024年6月7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“ATM無卡取現”功能,現金機具(包括現金智能柜、ATM等)也將不再支持該功能。2024年6月28日,興業銀行發布公告稱 ,自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的ATM掃描取款服務。
此前,工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現功能已于2024年4月17日起暫停服務 。交通銀行自2024年5月24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款功能中的預約取款服務。
從各家銀行發布的公告來看,其調整無卡業務的理由基本一致——風險管控。比如,交通銀行、民生銀行 、北京銀行等明確表示 ,此舉是為了“加強風險管理”;棲霞農商銀行、龍口農商銀行等明確表示,此舉是為了“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” 。

業內專家表示,從技術層面看 ,掃碼存款等無卡存取款采用的身份驗證安全性較低,也是銀行調整無卡存取款業務的重要原因。從影響方面,客戶對于無卡存取款業務的總體需求不多 ,對銀行而言業務量較小,客戶可通過其他方式進行存取款,調整后影響較小。

